2022年是全面實施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重要一年。市司法局把2022年確定為推動司法行政工作“高質量發展創新年”,科學謀劃“1+3+X”工作總布局,緊扣中心工作,突出圍繞創城抓隊伍、鄉村振興抓爭創、營商環境抓服務,在抓隊伍、抓典型、抓創新、抓管理、抓智能、抓宣傳、抓督查、抓制度上下真功夫,實現法援經?;?、律師服務全面化、法律宣傳多樣化、公證服務標準化、行政執法規范化、行政復議應訴法治化。
一是在抓法治政府建設工作,全面提升政府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方面。加大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力度,評查各類執法卷宗280余本,對執法主體、程序、法律適用、文書歸檔等全面審查;完善涉企行政執法檢查計劃工作,整合相關的執法檢查事項,全市總的檢查事項從2019年的99項減少到2022年的60項,最大程度的減少了對企業生產活動的干擾,營造了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。
二是在抓人民調解工作,打造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北票樣板方面。在市、鄉、村“兩委”換屆時,第一時間調整、完善各級人民調解組織,確保換屆不斷檔;積極探索“1+X”聯合調解新模式。以司法所為依托,聯合多個部門專業人員共同參與調處,突顯了調解成功率。例如我市大三家司法所以1+X”聯合調解為遵循,結合轄區實際,形成“一辦兩所三站”的調解模式,調解成功多起矛盾糾紛,群眾滿意度較好。據統計,基層司法所和人民調解組織近三年開展矛盾糾紛排查2921場次,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0648件,調解成功10514件,調解率100%,調解成功率達98%以上,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糾紛。
三是在抓社區矯正和安置幫教工作,全力維護社會和諧方面。對轄區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排查,防止脫管、漏管;做好與省內省外監獄、看守所的銜接配合,確保刑滿釋放人員無縫銜接。近年來我市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498人,期滿解矯690人,撤銷緩刑6人,全市在冊社區矯正對象235人,未發生一例社區矯正對象和安置幫教人員重新違法犯罪。
四是在抓法治宣傳教育,提高全民法治素養方面。重點抓住領導干部這一“關鍵少數”,推動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度述職中涵蓋述法內容,開展任職法律考試30余次,涉及180余人;加強了我市青少年法治教育,配齊配強65名法治輔導員、81名法治副校長,開展法治講課100場余次。司法所、基層普法志愿者利用移動音響、鄉村“大喇叭”、廣播電臺,主動到農村集市等群眾聚集的場所,開展典型案例以案說法和法治宣傳,共印發《命案防范手冊》1萬本,制作、懸掛宣傳條幅標語2000余幅,組織鄉鎮、街道(場、區)在市、鄉、村“兩委”換屆、兩會期間出動宣傳車140余輛次。創新了普法內容和方式,推動了北票市融“報、網、端、微、屏”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建設。
五是在抓服務供給,為群眾提供便捷高效、普惠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方面。主動為因行動不便不能到窗口辦理公證業務的特殊群體增加“綠色通道”,提供上門公證服務;推行容缺受理、限時辦結等各項制度,減少當事人多次跑;推行公證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以來,用個人承諾取代證明和調查取證,承諾公證件已達1300余件,最大限度去除繁瑣和不必要的證明材料。全市5家律所25名執業律師特長、經歷均在門戶網站公布。通過“點援”制幫助有困難的婦女兒童180多人次,辦理婦女兒童法律援助案件583件,挽回各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;引導律師為企業開展“法治體檢”,擔任218家法律顧問,實現了法律援助“維權服務”全覆蓋。